标准臭液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嗅阈值测定方法比较
更新时间:2025-02-28 点击次数:168次
标准臭液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嗅阈值测定方法可能因具体条件和需求而有所不同,但通常都会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步骤。以下是对几种常见的嗅阈值测定方法的比较:
一、嗅阈值的基本概念
嗅阈值是指用无臭水稀释水样,当稀释到刚能闻出臭味时的稀释倍数。它是评价水质感官性状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制定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具有重要意义。
二、常见的嗅阈值测定方法
1.嗅阈值法(如GB/T 5750.4-2023)
原理:通过逐步稀释水样,直至刚好能闻出臭味,此时的稀释倍数即为嗅阈值。
步骤:
1.准备电热恒温水浴锅、具塞锥形瓶等仪器和试剂。
2.取一定量的水样,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至特定温度(如60℃),恒温一段时间后取出振荡,闻其气味。
3.如水样未闻出气味,记录嗅阈值为1;如水样闻出气味,则继续稀释水样并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刚好闻出臭味。
4.记录确定闻出较低臭味时水样的稀释倍数,即为嗅阈值。
优点:方法规范、步骤清晰,适用于多种水样的测定。
缺点:受检验人员嗅觉敏感度的影响较大,需要多人检验并取平均值以提高准确性。
2.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原理:通过比较三个气袋中的气味(两个含有相同浓度的标准臭液,一个含有待测水样),判断待测水样是否达到或超过标准臭液的臭味强度。
步骤:
1.准备三个气袋,分别充入待测水样和两种浓度的标准臭液。
2.让检验人员依次嗅闻三个气袋,判断哪个气袋的气味与众不同或强度更大。
3.根据检验人员的判断结果,确定待测水样的臭味强度是否达到或超过标准臭液。
优点:方法简单、直观,适用于快速筛选和判断。
缺点:需要
标准臭液作为参照,且检验人员的判断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三、不同环境条件对嗅阈值测定的影响
1.水温:水温的变化可能影响水样的挥发性成分和检验人员的嗅觉敏感度,从而影响嗅阈值的测定结果。因此,在测定过程中需要控制水温在恒定范围内。
2.环境条件:室内空气清洁程度、其他臭源干扰等环境条件可能影响检验人员对水样的判断。因此,测定应在无臭或低臭的环境中进行,并避免其他臭源的干扰。
3.检验人员因素:检验人员的嗅觉敏感度、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等因素可能影响嗅阈值的测定结果。因此,在选择检验人员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如无上呼吸道和口腔疾患、嗅和味觉正常、无抽烟嗜好等),并尽可能多人检验以取平均值提高准确性。
四、方法比较与选择
嗅阈值法:适用于需要精确测定嗅阈值的场合,如水质监测、环境评价等。该方法规范、步骤清晰,但受检验人员嗅觉敏感度的影响较大,需要多人检验并取平均值以提高准确性。
三点比较式臭袋法:适用于快速筛选和判断水样的臭味强度是否达到或超过标准臭液的场合。该方法简单、直观,但需要标准臭液作为参照,且检验人员的判断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在选择嗅阈值测定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条件和需求进行选择。如需要精确测定嗅阈值,可选择嗅阈值法;如需要快速筛选和判断水样的臭味强度,可选择三点比较式臭袋法。同时,在测定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环境条件、选择合格的检验人员等因素,以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